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1070506太平山馬

19馬 2018漫步雲端太平山
太平山距離宜蘭市區70公里,是早期台灣四大林場之一,翠峰景觀林道,沿著海拔約2千公尺的等高線修築,沿線林木蓊鬱、終年雲霧繞,生物、植物資源多樣,穿梭林道間,猶如漫步雲端,非常具有挑戰性
本活動因林道狹窄,不鼓勵競速,讓參加人員悠遊山林、享受芬多精和山林之美! 主辦單位 : 宜蘭縣鐵人三項協會

由於跑友前輩的大力推薦,太平山馬甫開放報名,我即完成報名繳費。後來發現101登高就在前一天5/5舉行,考量一趟北部行旅就可完成兩個賽事,就趕緊加訂一晚的住宿,前一次參加台北馬就曾來到華陰街商圈的龍蝦先生的秘密巢穴設計青旅宿過,服務品質佳,故再續訂。
    5/5 第二次來到龍蝦先生的秘密巢穴設計青旅,晚上9點我即上床想早早入睡,希望培養旺盛的體力來完成隔日的太平山馬,卻一直翻來覆去無法成眠,待凌晨1:30即下床到公共區域盥洗、換裝、吃早餐等,退房後徒步至台北車站東三門來等待接駁車,由於天色仍暗,因此也發現台北車站四週已被遊民佔滿。
    凌晨2:00 接駁車開始運作,只要坐滿42人即刻出發,當我走到東三門,發現已有其他跑友在此等待。

    很慶幸我在台北到太平山這一段路程能夠小憩一會兒,0500左右就已抵達山上,有部分跑友已於前一晚上山休息。

晨曦的山林顯得特別俊秀

朝日光芒已探出頭來

天色愈來愈亮

台哥大也派遣行動無線基地台車到山上來強化電信服務效能

翠峰景觀道路旁的翠峰湖,是從大學以來思思念念的追尋地,此次終於有機會用雙腳親自踏過。

此時翠峰景觀道路管制站的警員尚未打卡上班,但已有跑友在此熱身。



大客車停車場前的廁所間數多,足堪跑者方便使用

蹦蹦車的車廂散落鐵道四周,等待重生的日子

跑者徒步往下走到太平山莊來集結

左側是小客車的停車場地

旭日東昇

跑友循著木棧道下到山莊前的集結點




跑友們見到起終點告示牌,紛紛拿起相機來做紀錄

跑友們三三兩兩抵達會場


慕名而來的我自然要此留下個人身影


太平山廣場

此時廣場上方指示顯現目前溫度為13度,內心雀躍不已,這是跑馬的好天氣。

    趁著人潮上少,我早早就將馬袋託寄寄物區,後來才發現忘了帶帽子跑步。主辦單位在現場也提供義賣物品,我挑了一頂前年辦理漫步雲端太平山馬的藍色帽子,雖然義賣價為350元,但既可遮陽做公益,就讓人覺得物超所值,尤其是稍後的天氣晴朗,更讓人覺得帽子真是遮陽的好工具。

    木質獎座很有質感,雖然還想擁有,但實力不佳的我,只能拍拍照乾過癮!

我在主舞台上留影

賽前主辦單位亦提供跑者熱紅茶


06:30 準時鳴槍起跑


我在翠峰景觀林道22k處,感謝陳世偵拍攝









層層山巒疊障,令人不得不停下腳步,駐足欣賞留影紀念。



我一看見翠峰環湖步道,即想跑入步道內一窺神秘的翠峰湖。


    往上跑了一小段發現是上坡,又無其他跑友跟進,就回頭看了指示圖,決定先跑道折返點,再從另一側入口進入翠峰環湖步道,欣賞翠峰湖。


眾多跑友朝向最後一個折返點翠峰山莊邁力前進


我在折返點前留下帥氣英姿



翠峰湖步道

翠峰湖步道入口處之木棧道與指示地圖

我在翠峰湖前的獨照

枯水期的翠峰湖

補給站與行動補給車

補給品

突出兀立勁拔入天的樹引人注意

下坡路途一路追趕,有一段路程看不見前方的跑友



我很榮幸能與長者跑友並肩跑在林道上

來到最後1.5公里路程時,當我從翠峰景觀林道望向對面的太平山莊,我內心更加篤定,因為我即將完成我人生第19馬。

 我張開雙臂準備迎接勝利的來臨

 距終點雖僅餘100多公尺,仍要握緊拳頭奮力前行。

 太平山馬真是很棒的賽事!不得不讓人豎起大拇指來!




我的完賽證明書


太平山馬軌跡圖與高度表


    跑友們換裝後要到太平山莊餐廳用餐,就得經過這一登山步道,對於剛跑完全馬的朋友們,大家都直呼舉步維艱,比起前一天101登高,我的痛苦指數相對地高。


但這一抹抹紅槭樹卻也吸引不少跑友駐足流連攝影

    面對豐盛的午餐,直想一股腦兒趕快吃完,趕緊返回停車場去搭乘接駁車返回台北,因為大家都知道收假日的雪隧是不好通過的。
      太平山的賽道經過嚴格管制,賽道更顯得安全舒適,我個人覺得可以媲美國外的賽事,值得跑友們報名參加。





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1070505臺北垂直馬拉松

一生一跑  人生的里程碑

一生一跑  人生的里程碑,我完成囉! 

RUN UP! 秩序冊與號碼牌寄到學校。 
   在開始養成慢跑習慣後,我陸續嘗試香格里拉、新光大樓、耐斯王子飯店等國內登高賽事,僅餘101登高賽事未參加過,原本去年就打算參加的卻因錯過報名時間而扼腕不已。雖已早早報名5/6漫步雲端太平山馬拉松賽事了,考量擇日不如撞日,又一次北上行程,能完成兩個賽事亦屬佳事,省錢又免去一次的舟車勞頓,故決心報名此一登高賽事,也算給年過半百的生日禮物。

我在選手入場號碼訊息電子看板前留影




先完成體檢者才能去寄物

選手們聽從指揮,第一是左腳跟緊貼右腳尖之前,第二雙手在胸前交叉,第三閉上眼睛,默數20秒,如果身體不晃動,雙腳未分離,即通過體驗,反之則需進行第二次體檢。


寄物區的帳篷

寄物完畢,走向賽事集結區

想到待會就要登高,登到91層,有些期待又有些擔心!

此時人潮多了起來

高帷玻璃上的跑者勇姿,砥礪跑者們奮發登高。

南山廣場上的公共藝術。由於距離出發仍有一段時間,是故先到南山廣場慢跑暖身,順道伸展筋骨。

從南山廣場望向對方的101大樓

選手休憩等待區提供杯水服務



相信此時來自國外的菁英跑者都已完成垂直馬拉松比賽,他們紛紛上台留下他們的英姿!我想這樣的賽事,國外跑者都來共襄盛舉,台灣人更應來登上一回。賽後才知菁英選手要先跑一次35層,看每個人完成時間排序下一次91層的先後順序

台北101垂直馬拉松 波蘭澳洲選手男女分組稱王 - Yahoo奇摩
https://goo.gl/jrMAbR


男子組冠軍由世界排名第一、波蘭選手Piotr Lobodzinski拿下,11:11.93爬完,澳洲選手Suzy Walsham則是女子組冠軍,他的成績13:01.55。

攤位市集

中國信託拍照打卡區吸引一堆跑者排隊打卡

等待出發的空檔,主辦單位還貼心安排溜溜球與扯鈴表演,很是精采。

    阿儒是第3次參加此一賽事,成績是18:57.01,在3966位跑者中,排名第44名,他只進步2:14,還是沒進16:34賽後,他說他這一次登高常找縫隙要超車,但前面的屁股都離他的臉好近,生怕他們突然放屁。他這次是一開始兩階上,到30層左右就變一階一階了,一直到最後5層再換兩階。好厲害的跑者,還可以切換不同檔次登高!

    他賽前還叮嚀我不要去看樓層標示,而且剛開始要兩階一登,等後段沒力時才改一登一階,他還說這兩種類型登高所使用的肌肉群不一樣。不過我心裡卻只想著穩扎穩打來完成此一賽事,如果能比柯P快一些,我就心滿意足了,因為4/30(一)在南應大練習二階一登,第五趟就有小腿快抽筋的感覺,問文宏教練,他說是我的姿勢不對,應該是要用大腿來拉抬身體,因未掌握不到訣竅,所以我就放棄使用二階一登的念頭。

我很喜歡這張2018垂直馬拉松世界冠軍賽看板,圖上跑者身上鋪滿參賽選手所屬國家之國旗,有47個國家超過5000名選手同台較勁,可惜沒有時間在此停留合影。

    所有選手魚貫排列在起點位置前,約2秒鐘放一人上樓,輪到我前一個選手出發,我發現他並未奔跑,而在更之前的人也是慢慢走,一階一登,我跟在其後出發也只能乖乖的一階一登,再伺機超車。全程我只記得不要看樓層,一直往上爬。最後剩十來層有扶扶手,但有時為了方便超車。我是全程用走的,所以都沒有感覺到腿酸。中間補水站都沒有停下來歇息,最後還超過一個人。很慶幸自己這次備有手套,故拉扶手不會去碰觸到別人的汗水,而且因為主辦單位每五層樓均有設置抽風機,故未有空氣稀薄的感覺。
    記得第一次登高~台南香格里拉38樓層,我在中間休息一次順到喝杯水,後來卻不太想再重新出發,而到了終點還上氣不接下氣,氣喘噓噓,這一次就很平順,應該是沒有使盡全力,所以無感。我感覺自己似乎變強囉!又或者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罷!

爬上91層樓後,喜悅之情充滿在每位跑者身上,大家三五成群合影,或遠眺台北市市景。

我也央請跑友幫我留下一張個人照。

基隆河上的麥帥一橋與麥帥二橋

松山機場停機坪有看到五架飛機


選手們陸續完成賽事並通過終點處

在大獎狀前拍照很是開心,但要排好長的隊伍。

    比賽完賽後,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我先從91樓搭乘電梯至90樓,再從90樓搭乘巨大電梯下到53樓,再轉換一般客梯至1樓。列印成績證書與完賽禮設在1樓,不需花太多時間即領到大會物資。

完賽選手排隊領取寄物行李

    不像一般馬拉松賽事,這裡寄物區的背包型式不一,擺放的還蠻整齊的!

    我的登高成績22:19.77,阿儒直說我的成績比他第一次爬還要好耶!


    賽後成績查詢,我的總名次是311,在所有跑者中是7.8%,原本設定此次登高成績目標只要比柯P快就好了,沒想到竟快過柯P一倍之多。我認為這是我最棒的生日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