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20211213 山海圳國家綠道~原鄉之路

  山美水清 里加厲害     

原鄉之路達娜伊谷至特富野聚落 

原計畫從達娜伊谷園區走至特富野古道北端入口~自忠,計35.57公里,今日實際走了39.8公里,如果不迷路順利完走,總距離應可超越一隻全馬。
待完成之路段尚有
MSTW 14 曾文水庫觀景樓碼頭→曾文水庫情人碼頭 10.6k
MSTW 15 曾文水庫情人碼頭→茶山部落 11.8k
MSTW 16 茶山部落→新美部落 8.7k
MSTW 17 新美部落→達娜伊谷 7.9k
MSTW 25 特富野聚落 ( 產業道路 ) →特富野古道 6.1k
MSTW 26 特富野古道 6.4k
MSTW 27 特富野古道口→石山服務站 8.2k
MSTW 28 石山服務站→鹿林登山口 2k
MSTW 29 鹿林登山步道 0.82k
MSTW 30 鹿林山莊→玉山登山口 2.66k
MSTW 31 玉山主峰線 10.9k
    12/11(六)學校辦理完運動會,照例12/13(一)全校補假一天,如何運用這一天假期成為我思考的問題?12/11下午與友人華哥聯繫確認接駁行程,12/12(日)早上參加曾文水庫馬拉松,下午回到家裡稍事休息,並獨自開車至隙頂入住蕭大哥民宿,華哥招待我吃完晚餐,還帶我去觀賞夜景。
    12/13一早
05:40 華哥載送我從隙頂至達娜伊谷生態園區06:05抵達,見達娜伊谷門口告示要收門票,向警衛大哥說明去向,他告知回來再買門票,我心想我並不會再回路折返,不過未說口,告別了華哥就趕緊往前走。

原住民的油漆壁畫

06:09 達娜伊谷吊橋、鄒族耕地,藍色橋身的達娜伊谷吊橋聳立在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鄒族境內;是鄒族人的聖地,也是全國第一處以社區力量保育成功的生態公園。Tanayiku「達娜伊谷」鄒語意為忘記憂愁的地方。它位於曾文溪上游,海拔約五百公尺,溪長十八公里,氣侯宜人,風景秀麗。原本頗有名氣及眾多觀光客的地方,雖經莫拉客等多次天然災害而沈寂多年,但在村民全體動員,不畏艱辛整修達娜伊谷。直到今天,達娜伊谷仍是山美族人的精神象徵。達娜伊谷中自然生態豐裕,尤其是鯝魚,是鄒語意為「真正的魚」,魚身可達30至50公分,是台灣特有種魚類,在陽光照射下,便可以看見銀白色的魚肚此起彼落閃個不停,十分漂亮。








達娜伊谷步道100公尺里程標誌柱

來到里美避難步道與賞魚區步道之叉路口,一方面想說自己沒有買門票,另一方面又想說今日的目標是要走完特富野古道,於是就不去進去溪底欣賞保護復育後的鯝魚。

06:33 里美避難步道~山美端段路口


    里美避難步道1K620公尺里程標誌柱,說明從里加到山美避難步道的總距離。

里美避難步道:是長久以來連繫鄒族山美村民與里佳村民情感的一條古道,全長僅約1.6公里但落差卻達600M,坡度陡峭,兩地往返一般人至少要花3到4小時。它除了天災時擔任避災救援的重任外,平常也擔任觀光登山步道之用,沿途每500公尺設有哩程樁,經過樹林、竹林、山谷、拱橋、涼亭與索道等自然人文景觀,生態工法建造的步道也融合了當地自然景觀,富有原民意象。


簡易三角吊橋載重限5人375公斤

曾文溪上游的石頭巨大

提供旅人歇腳休息的涼亭

    里美避難步道0K650公尺里程標誌柱,已走一大半路,還有650公尺就可到里加。






 里美避難步道500公尺里程標誌柱


剛修整好的木階梯


又一座提供旅人歇腳休息的涼亭

07:17 里美避難步道~里佳端路口,第一次在此次行程看到山海圳國家綠道之標誌。

此處距離山美2公里


順著觀景台方向前進來看風景

    這裡是里美避難步道的起點~里佳端路口從此處到到休憩亭只要再走30公尺就可抵達。

達娜伊谷雙吊橋,包括芙美吊橋與達娜伊谷吊橋。
新的達娜伊谷大橋位於達那伊谷生態園區內,這也是全國第一處以社區力量保育成功的生態公園。



中間拱型建築的新山美大橋,再遠一點的地方是福美吊橋。

左側是步道出口,直行是巨石坂頂,我當然選擇先往前去看看。












































里佳藍色部落
里佳部落位嘉169縣道的盡頭,是阿里山鄉地區最深處的部落。
部落擁有青山綠水無污染的環境,造就豐富動植物生態環境。
因為位處深山光害較低,所以擁有絕佳觀星與賞螢條件。
因此里佳擁有可以看到「天上星河、地上螢河」的美景,也成為攝影愛好人士的攝影天堂。


特富野古道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由新中橫公路自忠入口至特富野,全長 6.32公里,單程步行時間約4小時。如果走來回共有12.64公里,所需時間也要預計6小時以上。





09:26 從里佳衛生所旁,進里佳賞楓小徑(省一小段縣道169路徑)





09:34 離開里佳賞楓小徑,09:36 沿縣道169走往達邦

















12:00 抵達縣道169 34k達邦國小(原計畫請華哥於15:00至此處載我)






























12:23 特富野吊橋、樟木巨木林










13:00 特富野聚落




















13:05 開心來到特富野古道0K起點,指標顯示特富野古道還有6.1公里。

指標清楚標示特富野古道要往左邊道路前進

指標說明特富野古道還需要5.9公里


特富野古道還有5.7公里


左側是攔沙壩

右側是往溪流中下游流去


山徑中央的草長得如此高,讓我開始懷疑是不是走錯路,因為平常行走特富野賭古道的遊客軍需九人座中巴接駁。



走錯叉路,來回各二次,始終無法走到特富野古道南端入口。聽到柴油小貨車油門急催的聲音,趕快張開雙手攔車,是位原住民同胞,他告知特富野古道起點在對面。14:23 宣布放棄,通知華哥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園區外,折返回特富野聚落來接我。

    往下走遇到怪手司機,向他詢問特富野古道方向,他熱心指示我,只是評估錯過時間,可能讓華哥等太久,就鐵了心往特富野聚落回走。

    回程特別仔細查看,原來在三叉路的古道指標被怪手移除了,我選錯右邊道路前行。這裡正是特富野步道2.9K處。



    特富野古道的標誌是我特別將他翻面過來,也因此在翻面的過程往後跌了一跤,只希望未來的遊客不要向我走錯路。

正確直行特富野古道的小徑


原來在三叉路的古道指標被怪手移除了,應該是要直行的,我卻選錯右邊道路前行,以致無法完成今日之目標。


    回特富野聚落的路途中見到的石頭標記似乎也在告知旅客直行不要轉彎。

15:10 華哥返回特富野聚落,並開進特富野步道在0.4K處接我上車,
16:00 抵達隙頂、華哥還特地帶我去觀賞茶園山景、披薩窯
18:10 平安返抵臺南,整理行李時,卻發現一只拉鏈袋不見了,包括駕照、健保卡、信用卡與現金等,趕緊打電話給銀行掛失補發。


特富野古道
特富野古道早期為鄒族人用以狩獵、通婚、探親甚至與異族交戰的道路,日治時期,日本人為運送阿里山地區之紅檜、扁柏,便沿此道闢築鐵道(舊水山線鐵道),至今仍遺留舊鐵軌、棧道與檜木舊橋。
原鄉之路軌跡圖


串接山海圳國家綠道,由下而上,溯曾文溪之源,可抵臺灣聖山~玉山。今日行走原鄉之路~達娜伊谷至特富野聚落,合計39.83公里。原計畫要走到特富野古道北端出口自忠,再請華哥來接送,可惜功敗垂成,無法一氣呵成,完成達娜伊谷至特富野古道北端出口自忠之行程。不過我想只要留得青山在,隨時可以再來挑戰!感謝華哥貼心服務接駁,才能成就個人小小目標。

後記:
    遺失的證件與現金失而復得,臺灣的人民與公僕,真是令人感動與感恩!回臺南的隔天就接到達邦派出所警員的電話,告知我遺失的證件被熱心民眾拾獲送交所內,因爲無法親自前往認領,故幫我轉交竹崎分局再交換至永康分局,今日永康員警還幫我送來家中,真便民!感恩!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20211212 曾文水庫馬拉松

 我的第61馬  

一生一定要跑一次的經典賽事~曾文水庫馬拉松

衣保區還蠻開闊的,不致排隊排太久!


志工手舉集合牌,示意跑者依據參賽組別集合。

    馬拉松組最末站立的地方,我當然盡量往前站,不然起跑才要追趕超車,是件很累人的事。

大家集合好準備出發了

   第一圈是10公里處,第二圈則為31公里,開賽至此已費時3:00:29,因為有上下坡,故對此成績,個人尚可接受。


怕失焦,便拍了第二張照片。


前方有補給海綿站的告示


   
對向陸續有跑友進站補給,待會我也會停留一下補水。


    特地將此里程標誌拍照作為個人分段跑走山海圳國家綠道接續的起點,可惜並不清楚。

前方折返點告示,我知道至此已完成四分之三的路程,僅餘四分之一路程,只希望今年不要再抽筋能夠順利完賽。




曾文水庫湖光風景

再次回到曾文水庫東端入口--風吹嶺收費站


    風吹嶺補給站補給物資僅剩水與舒跑,不過這對我而言也已足夠,感謝志工的付出與協助!


今日天氣真好!曾文水庫大壩清晰可見。

跑在大壩上

永坤會長這次報名半馬組


曾文水庫完賽軌跡圖

    曾文水庫馬拉松國內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事一生一定要跑一次的賽事,起點出發後,沿途飽覽湖光山色,賽道中更有高達近200公尺的落差,嚴峻的路線,對選手們很有挑戰性,尤其更兼顧安全與品質,建立口碑,深受跑友歡迎,舉辦迄今已38年。
    上一次第二圈跑到曾文之眼雙腳輪流抽筋,痛苦完賽,這次以04:10:12完賽,算是有進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賽後熱水沐浴洗得很痛快!



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20211205虎尾烤雞馬

 我的第60馬      疫情下烤雞馬  田園風光好

 
    原本全力備戰1212曾文水庫馬拉松,在王聰敏校長的邀約下報名了這場比賽,相對於20191201第九屆虎尾烤雞馬,本次賽事更動了起跑點與部分路線。
    今晨04:10起床,4:32開車出發,先至安定接王聰敏校長,再沿著國道一號北上,從236虎尾出口,西接145乙斗六聯絡道到高鐵雲林站,左轉站前東路約ˋ於05:50抵達會場。
    高鐵特區內燈光依然亮著,遠望雲嘉連峰,東側山邊出現紅色天光,太陽即將升起。

暖身後,脫掉上衣,完成寄物。

    完成寄物,回過頭來看到每一個臨時化妝室均排滿人潮,慶幸自己剛到時就先去解決民生問題。


    請跑友幫我在會場舞台留下這張照片,沒戴眼鏡的我,眼睛早已瞇成一條直線。

會場舞台

    剛開始主持人廣播參加全馬和半馬的跑者一起起跑,後來又改口全馬06:30起跑,半馬06:50起跑,雲林縣張麗善縣長也來致詞歡迎來自台灣各地的跑友,雲林三鐵協會理事長向跑友報告雲林警局建議將賽道路線改為農路,並請跑友不要損害農作收成。
王校長的英姿

指間的我

 王校長賽前告訴我依我最近的狀況應該可以在四小時內完成,而由於此次路線走田園風光路線,我看到有農民在賽道上曬花生,也可到高粱開花的情景。因為很想去看看在疫情管制期間自己的實力有無退步,故放棄沿途拍照,全力奔跑。




來到全馬組的折返點~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祖廟


 大部分的跑者在此均會停留補給,補完水與運動飲料,我便準備繼續往回跑,我卻忘了在此食用能量包,只好等到24k 再補充了。

通過折返點還要跨過橋,過24.5公里遇到南投來的帥哥所帶的配速列車,超過我後,我順勢上車,發覺配速是我可接受的範圍,便持續跟上,每隔一段時間,帥哥都會報配速給我們參考。要進補給站前,他也會提醒需要補給的跑友,需要提早進入補給,他也要等待跑友跟上速度再依既定配速開車。

    過補給站等待列車長與其他跑友的時候,我拿出相機來拍照,這裡是鄧麗君出生地文化園區。

右前方的跑友即是列車長

跑友們逐漸歸隊會合

    35公里後左右的補給站,他舉起左手示意我們繼續往前,我後來才了解原來他要我們依照自己速度跑回終點,原本心想如果一路跟著他,回到終點將能破四,如此獨跑不自覺已漸漸降速,從6'01到6'23再到7'29,如此將前半程爭取到的時間都用掉,40公里處的化妝室使用時間,也多花了一分多鐘。
    美人樹這個季節綻放得很燦爛,故在補給站前停留下來做個紀錄。

完賽後照例回頭向賽道深深一鞠躬,並拍下賽道情景。

領取獎牌後,請跑友幫我拍照留念

完賽禮與成績列印處

    本次大會成績4:01:06.42,個人成績4:00:24.25,總名次181,分組名次51。

 
    2019年大會成績4:06:59.69,個人成績4:06:47.92,總名次213,分組名次54。比較兩次比賽,本屆參賽人數較上次參賽人數折了一半以上,不過來參加的跑友大多對自己的實力是有把握的。

    王校長以4小時52分22秒完賽,賽後他跟我說最後二公里有抽筋。

王校長擺出勝利姿勢

    今天跑馬正式累積到60馬,並打破本年度21K最快紀錄2:00:52,雖然沒有破四,但也可說明個人並未因疫情、年紀,馬場成績有所衰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