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4日 星期六

20220515 阿里山雲端路跑

 漫步雲端阿里山  尋訪森鐵東埔線

      參訪過蘇昭旭老師之交通技術博物館,對於森鐵東埔線就很有興趣!又此段路線屬於山海圳國家級綠道的一小段,想說倒不如參加這個賽事,不用再去思考補給與接駁事宜。
      先請小茱代訂5/14阿里山郵館成功後,便毫無懸念報名此場賽事,其實心中也苦惱,萬一這場賽事如果真得取消或延遲,阿里山郵館之訂房可以取消?   
   全馬組比賽路線是從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外停車廣場(中油阿里山新站旁)(起點)→阿里山新中橫公路(台18線往南投方向)→台18線約108.5k處(塔塔加停車場前) 原路折返→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外停車廣場 (終點)

    起跑區在嘉義縣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外停車廣場(中油阿里山新站旁),也就是台18線87K處。前一天請聰敏校長探勘起跑區附近停車位置,但不確定自行開車者是否眾多?貿然將車子停到遊樂區外,屆時是否有停車位?不可預料。比較妥當的方式是將汽車停於阿里山遊樂區廣場,再步行至遊樂區外停車廣場。一早也陸續見到前一夜住宿阿里山遊樂區之跑友,也是採行步行至會場。

主舞台佈置以舞台車來呈現

前晚就決定穿短袖加雨衣,遮雨避寒,待雨停再脫掉。

我也幫聰敏校長留下起跑英姿

王校長可愛地比YA!

跑友們在起跑區集結準備出發

    剛開始起跑就是一個緩上坡,這裡是一公里處。(照片是要走回阿里山遊樂區停車場取車時拍的)

    阿里山遊樂區收費處,在這裡必需展示昨天傍晚購票的發票才可再度進入遊樂區內。

遊樂區外新穎的轉運站

    賽道前面2.5k 屬於上坡,過了阿里山消防分隊,路面就較為平緩,來到此處是嘉義縣與南投縣的交界處。


    一邊跑心裡一邊想著台18 公路是沿著當初東埔線鐵路的路線而修築,因為當初是規劃給火車走的路線,所以坡度不能起緩太大,想到此處就覺得跑這段高山路面是很享受的。

    經過鹿林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猛然想起山海圳國家綠道,高山之路是從特富野古道北端自忠出口沿著台18公路往上經過石山服務處至鹿林山就要取山徑行,才能走到玉山登山口。

此處是台18公路100公里處,也是賽道的第13公里處。

台18公路102k,也是賽道的第15k。

每隔2.5-3k的補給站

正式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的範疇

小心動物的警示標誌

正式到達鹿林山的登山口


正面的鹿林山登山口

到達折返點21k前1.5公里,又是惱人心的上坡!

補給站的工作人員看我在拍照,主動向我表示可以幫我拍照。

再來一張固力果人的英姿

    在蘇昭旭老師之交通技術博物館看到的木棧橋模型,令人懷念森鐵東埔線,我一邊跑一邊去想像舊日景點位置。


    回程後特別針對大迴灣做紀錄,我認為他可能是木棧橋的位置。

第一個大迴灣



第二個大迴灣


回程特地停留下來,才知此處是石山服務處。

山海圳國家綠道的標誌在此出現

玉山景觀公路遊憩路線圖

員林客運在此設站服務大眾運輸系統需求的遊客

石山服務站此處也是賽道里程25k處

第三迴灣處


氤藴雲霧漸次消散,降水亦開始減少


山嵐雲霧隨風移動





 2022-05-15 09:39:57

感謝ziv運動眼鏡外派攝影師的拍照



全程賽道僅有此處有專業攝影師協助拍照幫跑有留下帥氣身影
拍攝

回程經過的神木

終於回到終點,花了4時37分20秒

阿里山雲端馬拉松軌跡圖一

阿里山雲端馬拉松軌跡圖二

完賽獎狀與獎牌

    這次阿里山雲端路跑,順道完成了兩段山海圳國家綠道之路段,分別是MSTW 27 特富野古道口→石山服務站 8.2k與MSTW 28 石山服務站→鹿林登山口 2k。

而個人山海圳國家綠道體驗行,待完成之路段尚有
MSTW 14 曾文水庫觀景樓碼頭→曾文水庫情人碼頭(水路) 10.6k
MSTW 15 曾文水庫情人碼頭→茶山部落 11.8k
MSTW 14 & 15將以陸路(風吹嶺至茶山部落28.1k)完成
MSTW 16 茶山部落→新美部落 8.7k
MSTW 17 新美部落→達娜伊谷 7.9k
MSTW 29 鹿林登山步道 0.82k
MSTW 30 鹿林山莊→玉山登山口 2.66k
MSTW 31 玉山主峰線 10.9k


    回來偶然爬文得知森林跑站 RunBase於2021年9月15日貼文阿里山台18線 89.5k往塔塔加方向,就有類似適合耐力運動高原環境,很慶幸有機會來完成挑戰此一賽道。

S

台灣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有258座,但唯獨缺乏適合耐力運動的高原環境,而在258座高山裡,究竟哪裡適合成為高地訓練場域? 我們都在尋找。🏔
阿里山台18線 89.5k往塔塔加方向,就有類似高原環境,但缺乏運動意識的環境規劃,所以還是偏向遊客旅遊觀光產業。在國外的高原訓練環境 ,不但有田徑場、越野跑道,甚至民宿、飯店也會因上來訓練的跑者做飲食搭配。💯
但比起羨慕國外,期待政府,自己動手投入才是最實在的作法。光是從去年的訓練飲食只能吃7-11or園區餐廳,經過一年的練習、努力,今年都可以自己煮簡單的料理,補充營養不足的部分。大進步就是由小進步累積、堆砌而成的。✊
但移/高地訓練也沒有想像中每天聆聽蟲鳴鳥叫、觀賞日出雲海那樣浪漫,選手們上山進行1~2個月,就需要花15~20萬,每一次訓練都很重要,每一天都不能浪費。🌟
也感謝許多單位、跑友會不定時上山探望選手+補充物資,同時體驗一下高地訓練夏令營的滋味~😆 選手們在訓練之餘,也利用自媒體、網路資源把這些特別的經驗、理念分享出去,從自己能努力的地方開始做起。
我們都知道,要學好英語要打造全英語的環境,要培養優秀的中長跑、耐力運動員,也要有適合的高海拔訓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