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馬
鬼斧神工太魯閣 飛燕蝶舞立霧溪
多年前獲得的兩個「太魯閣2000國際馬拉松」的紀念鑰匙圈,一直未拆封並保留著,當時我對馬拉松沒有多大的感覺,19年後,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人生跑步的旅程進入第三年,自我感覺已具有更大的能量與勇氣來挑戰各地的經典賽事,除了萬金石、臺北馬,這應該是我在國內第一次乘車最久、需在外地過夜又有王后陪伴的高貴馬拉松賽事,賽道風景亦是十分秀麗旂旎,內心自是滿心期待!
此次在報名太魯閣馬,即同時在Booking 訂房網訂了民宿 星成曼波魚,就是看上了它距離新城火車站近,只有1.1K。雖然曼波魚沒有參加後來的 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活動,既無訂房補助且無交通補助,不過也不能阻止我前往參賽的決心。
30日下午開車至沙崙搭乘高鐵1646班次,13:48從臺南出發,抵達臺北為15:33,
從靳珩公園觀景平台朝立霧溪對岸望去,有一巨大的大理岩突出於立霧溪中,仔細觀察巨石,儼然是人像的側面,
從燕子口往西行約三百公尺處的靳珩橋,橋跨立霧溪支流魯丹溪。民國47年中橫公路闢建期間,靳珩段長巡視橋樑工程時,被地震落石擊中所站的木板橋,因此墜入溪谷不幸殉職。後人為紀念他,除將新建的橋取名為靳珩橋,並在橋旁建靳珩公園,公園中有他的塑像,亦有經國先生所撰立的碑文。
慈母橋位於綠水東側約一公里處,以大理石為護欄,別具特色。立霧溪在此有幾近九十度的轉彎,而荖西溪在此注入立霧溪,是兩溪的匯流口,因此這裡稱為「合流」。
天祥,太魯閣人稱為「塔比多」,「塔比多」指的是山棕,由此可判斷早年這裡應長有大量山棕。日治時代曾設佐久間神社,中橫公路開通以後,在此設立文天祥塑像,並更名為「天祥」。原本想說在前半段路程已看盡峽谷美景,回程又是逆光,拍照效果不佳,便想一路衝回終點,頂多在燕子口停留一會兒,再拍它個幾張。
賽後搭乘接駁車回到新城,走路回民宿沖澡,買些伴手禮,也為振興台灣經濟盡一份心力,回程15:01在新城站搭臺鐵自強177班次,17:47抵達臺北,用晚餐後,再搭乘高鐵1679班次,19:21從臺北出發,抵達臺南為21:06,再開車回家。
本次賽事主要為欣賞風景而來,只想憑體感去跑,不想去看配速與碼錶,只有在38K寧安橋前看了一下時間,想說如此要找攝影師的照片會比較知道確切的時間點。對於賽道高度表,原本有些擔心,但敏校長告訴我太魯閣馬的坡度與308坡度差不多,我還半信半疑,結果事後證明敏校長所言甚是。
我事後查看維基百科才知原來太魯閣峽谷馬拉松是自西元2000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如此看來我擁有的兩個鑰匙圈還蠻有價值的。以後有機會有能力又有伴的時候,我願意再來挑戰台灣風景秀麗的賽道~太魯閣峽谷馬拉松!
相關新聞:
【賽事】太魯閣峽谷馬拉松開跑 上萬選手奔馳最美賽道
【賽事】太魯閣峽谷馬/台灣選手奪女子全馬、男子半馬冠軍
30日下午開車至沙崙搭乘高鐵1646班次,13:48從臺南出發,抵達臺北為15:33,
高鐵1646班次進站了!
再轉搭臺鐵自強172班次,16:04從臺北出發
到臺北果然看到許多同樣要參加太魯閣馬的跑友們正準備搭火車到花蓮,藍色的衣保袋是今年太魯閣馬的贈品。
抵達花蓮新城已經是晚上18:54,新城車站站體外觀以折板的型式呼應中央山脈起伏的山巒的景觀V字造型呼應立霧溪鬼斧神工開鑿切割的太魯閣峽谷意象,整體造型極為現代感。車站站名牌委請朱振南教授以書法字體呈現。
離新城車站1.1公里的星成曼波魚民宿是透天厝改裝的,內部陳設新穎,由於事先跟民宿主人打過招呼,她已提早幫我們準備早餐,並答應賽後在退房即可,所以盥洗沖澡不是問題。
一早與女王從新城車站搭乘接駁車來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寄物區不小還有搭帳棚保護跑者隨身家當。
會場主舞台已經是萬頭攅動,人聲鼎沸。
我在生態展示館宣誓要完走太魯閣馬
起跑前,跑友們在戶外留影區開心拍照!
開跑時間為06:40,做好暖身已近06:10,我趕緊往山下走去,要到東西路橫貫公路牌路前的起跑點來集合就位。要往山上寄物區走得應是半馬或小馬的跑者。
太陽曙光已出現,即將東昇!遠處的太魯閣大橋是待會路跑必經之處。
我在錦文橋舉臂為自己歡呼加油!
西側緋紅的山顏,顯示她已接收了太陽強光的照射!
只見此處有跑友在此留影拍照,開跑六公里繞一圈回到錦文橋後,我才知賽道會經過此地。
相信大家對此景並不陌生,中橫旅遊必拍景點,眾多跑友亦在此拍起留念照,它與幼時情景一樣,雖景物依舊,但人已老化。
我年幼時應不知在人生半百之後,會用雙足踏在中橫東側道路上。
原來臨時化妝室是設在起跑處,而非遊客中心,我個人認為應該分散一些在遊客中心,以因應實際需求。
跑友們從遊客中心走向起跑點前的牌樓來集結,等待出發那一刻的到來。
恰巧在出發前遇到熟識的舊同事~志展,他可謂台灣真英雄,跑過東西橫貫公路246公里,平生也累積兩百多馬,只是不再認證,也曾跑過太魯閣馬十幾趟,不需抽籤即可報名參加,此次更沒有帶碼表上陣,純粹只是想來跑步欣賞美景。他問我此次目標為多少,我回答四三○,他便要我跟上他同行朋友的車尾燈。有了目標,果然能讓人更有動力往前跑,當槍聲一響,我即趕緊邁開腳步出發。
經過亞泥左轉,來到賽道的4公里處,即台九線183公里處,我們繼續跑向太魯閣大橋,
此時旭日東昇,太陽斜射西側山脊。
由於是緩上坡,我們需耗費些力氣才能往前進!
跑過太魯閣大橋後,就要向左轉沿著立霧溪下游左岸跑回遊客中心,再從錦文橋右轉接回立霧溪右岸跑到此賽道的折返點天祥。
9k後,我們經仙霞隧道來到長春橋前
長春橋前9.6K的禪光寺
踏上長春橋就知長春祠在不遠處
跑出長春橋頭,我停下腳步拍攝長春祠風景
13K左右,我跑到今年十月才通車的白沙二橋為背拉單跨斜張橋,長97.6公尺,寬9.5公尺,新的瀝青坡面,跑起來很舒服。
14.8K來到全馬與半馬分流點,半馬自此折返,參加全馬組的我因還未到天祥,當然還是要繼續往上跑!
這裡也是安全帽的發放處,不過全馬的跑者總共有3133位之多,管理處提供使用的安全帽應該沒有這麼多的量,所以大會並沒有要求跑者戴上安全帽路跑。但在容易崩塌土石路段兩端均有派出警戒人員隨時監看落石狀況。
此處左轉即為布洛灣遊憩區
錐麓古道入園之錐麓吊橋恆亙立霧溪峽谷兩側,最多可供20人同時行走。
上方還有黃色防護網攔截小落石
16.2K 看著前方跑者的身影,我知道即將正式邁入燕子口步道,
令人心奮不已的渾然美景突然矗立在前,令人屏氣凝神!
跑者跑在黝黑的隧道中,因有著山洞透進的光亮得以無礙前進!
多數跑者繼續跑著,我則選擇駐足拍照,很慶幸這樣的選擇是對的,原本期待二次跑進燕子口,但回程卻未經此地。
燕子口對岸山壁有許多洞穴,這即是「壺穴」,是燕子口最具特色的地形景觀。
立霧溪在發育的過程中,湍急的溪水有時受到阻礙便形成漩渦,漩渦水流帶動河沙,不斷淘蝕岩壁,經長久的歲月後就形成壺穴地形了。一般而言,經立霧溪水淘蝕所形成的壺穴,開口幾乎都朝向上游;而另一種由地下水溶蝕而成的壺穴,其開口大致都是朝向下游。
溪水的顏色與厚抹茶有些相似
經過燕子口後是緩下坡的賽道,每位跑者似乎獲得身心靈的重生,腳步都輕盈起來,宛若翩翩飛燕,
印地安酋長岩,這並非石雕家所創作,而是立霧溪水歷經久遠的歲月所雕琢出來的。
眼凹、鼻樑、下巴、酒窩都清晰可辨,加上上方稀疏著生的植物,二者搭配一看則像是戴著羽冠的印地安人,維妙維肖,著實令人稱奇。只是隨者歲月的消逝,酋長的容貌也有了改變,變得不像以前那麼英武挺拔!
從燕子口往西行約三百公尺處的靳珩橋,橋跨立霧溪支流魯丹溪。民國47年中橫公路闢建期間,靳珩段長巡視橋樑工程時,被地震落石擊中所站的木板橋,因此墜入溪谷不幸殉職。後人為紀念他,除將新建的橋取名為靳珩橋,並在橋旁建靳珩公園,公園中有他的塑像,亦有經國先生所撰立的碑文。
跑友們奮力地跑過靳珩橋面。
GORGE 我為你而來,故停下腳步好好欣賞你!
我與一位停下腳步的跑友在此互為拍照!
溪水急促蜿蜒而下
19.4K,九曲洞隧道橋旁的蜻蜓造型的攔石網
九曲道隧道內的水站,是我第一次見到隧道內的補水站,接近水站時傳來陣陣加油聲,原來是工作人員賣力呼喊
19.7K 來到慈母橋前,慈母橋是一座形狀美麗的紅色大橋,位於天祥以東三公里處的中橫公路上,為立霧溪與其支流荖西溪的匯流處。民國79年因颱風來襲,荖西溪山洪暴發,造成慈母橋橋墩受損。新橋於民85年5月完工,橋長一百三十六公尺,寬九點九公尺,為斜張鋼橋,它在護欄的設計上也是採用白色大理石,橋頭橋尾各設有一對白色大石獅。
慈母橋以西的峽谷就變得開闊些。
慈母橋與蘭亭,慈母橋東側橋頭建有「慈母亭」,是先總統蔣中正為紀念母親王太夫人所建,而橋中段旁的青蛙石上有「蘭亭」,看似青蛙頭上戴著皇冠,也是經國先生為紀念其母所建。
從慈母橋向東望去,仍是大理岩峽谷,
慈母橋的海綿站
24.5K 來到天祥隧道,一路緩上坡直上天祥
左側紅橋名普渡橋是從中橫通往祥德寺的唯一步行橋樑,橫跨過立霧溪。它原是吊橋,但因地質不穩影響吊橋安全性,遂重建為水泥橋。走在普渡橋上向下俯瞰,大沙溪與塔次基里溪在此匯流成立霧溪,一路向東奔流。祥德寺是一佛教寺院,有大雄寶殿、天峰塔、白觀音及地藏菩薩塑像等,在此可俯瞰對岸的天祥河階。
看到天祥風景區標示牌,就知道折返點即將到來。
天祥,太魯閣人稱為「塔比多」,「塔比多」指的是山棕,由此可判斷早年這裡應長有大量山棕。日治時代曾設佐久間神社,中橫公路開通以後,在此設立文天祥塑像,並更名為「天祥」。原本想說在前半段路程已看盡峽谷美景,回程又是逆光,拍照效果不佳,便想一路衝回終點,頂多在燕子口停留一會兒,再拍它個幾張。
看到此景,仍是忍不住停下腳步,拍個兩張再繼續跑下去。
35.8K 來到溪畔志清亭附近,感謝攝影師張廖君旭的拍攝!
38K來到寧安橋附近,感謝攝影師Leon 拍攝!
39.4K 來到砂卡礑大橋,感謝攝影師安格斯拍攝
40K 感謝攝影師安格斯拍攝
回到終點領取獎牌與成績證明書後,請跑友協助拍照留念。
主辦單位邀請全馬祖前三名選手在大海報簽名留念
我很喜歡太魯閣馬的海報設計,三位跑者健步如飛,互相競逐,擺臂跨步渾然天成,舉手投足無不充滿力與美,令人嚮往。
生態展示館是女王的休息地,我與她相約會後在此碰面。
聆聽太魯閣的聲音
我的成績證明書,我覺得太魯閣馬成績看起來還可以,比起日月潭馬與台中馬,看起來好看多了!
賽後搭乘接駁車回到新城,走路回民宿沖澡,買些伴手禮,也為振興台灣經濟盡一份心力,回程15:01在新城站搭臺鐵自強177班次,17:47抵達臺北,用晚餐後,再搭乘高鐵1679班次,19:21從臺北出發,抵達臺南為21:06,再開車回家。
本次賽事主要為欣賞風景而來,只想憑體感去跑,不想去看配速與碼錶,只有在38K寧安橋前看了一下時間,想說如此要找攝影師的照片會比較知道確切的時間點。對於賽道高度表,原本有些擔心,但敏校長告訴我太魯閣馬的坡度與308坡度差不多,我還半信半疑,結果事後證明敏校長所言甚是。
我事後查看維基百科才知原來太魯閣峽谷馬拉松是自西元2000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如此看來我擁有的兩個鑰匙圈還蠻有價值的。以後有機會有能力又有伴的時候,我願意再來挑戰台灣風景秀麗的賽道~太魯閣峽谷馬拉松!
相關新聞:
【賽事】太魯閣峽谷馬拉松開跑 上萬選手奔馳最美賽道
2018-11-30 23:02 聯合報 記者蔡翼謙、王燕華/花蓮報導
【賽事】太魯閣峽谷馬/台灣選手奪女子全馬、男子半馬冠軍
2018-12-01 10:33 聯合報 記者蔡翼謙╱即時報導
太魯閣馬拉松 1.2萬選手參賽 中華日報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2018-12-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