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20190407北頭洋馬

          第31馬                   西拉雅族北頭洋飛番走向競賽


    一年來,週日若無賽事,就會與敏校長到308高地野跑。4/6(六)下午詢問他隔日是否到308?他說要來跑北頭洋馬拉松,而且已跟早起鳥路跑協會陳連長講好了,問我要不要一起去跑,考慮一下就決定來跑跑看。
    去年原本就想挑戰此一賽事,故早早報名,但因辦理新生體驗營,故將號碼布送給一位跑友練跑
 佳里古稱蕭壠社,乃歷史上著名之飛番程天與的故鄉,北頭洋路跑即在發揚西拉雅族飛番勇士的長跑精神。
 西拉雅族蕭壠社的信仰為崇拜阿立祖,奉祀阿立祖的地方稱為公廨。北頭洋路跑路線雖盡力求新求變,但一定規劃從出發點北頭洋公廨,途經番仔塭公廨及角帶圍公廨兩地,所考量的即是這個慎終追遠的道理。
    台南平原各地散佈著木棉花,佳里將軍一帶道路尤其眾多。每年春季盛開的木棉花,放眼望去,猶如枝頭上的紅色火焰,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木棉花很早即伴隨著西拉雅族一同生活,平埔語斑芝花即指木棉花,在今日台南也有以木棉花為名的部落。因此,木棉花猶如西拉雅族的象徵。今年走標路跑路線即結合「飛番程天與」、「公廨」與「木棉花道」等眾多西拉雅族文化特色的景點。

雖說小型賽事,但寄物分流,毋須等太久是我覺得這個賽事很讚的地方。


北頭洋這裡還有生態健走步道,有空可以來瞧一瞧,因為距離起跑時間不遠,就留待下次再來探訪。

   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便因為這個飛番傳說而有著濃厚的傳奇故事,目前園區內有許多西拉雅平埔族的資料展示,還有傳統的茅草屋、老照片以及象徵著飛番傳說的各式雕像,還有極具平埔族特色的望高寮、公廨等設施,另還有一口水質非常好的荷蘭井,從荷蘭人在台期間開鑿一直到日治時期都還在取用,處處充滿傳奇色彩及平埔特色,是一處認識平埔族群生活的好去處。

    北頭洋文化園區在臺南的佳里一帶(古稱蕭壠社),而「北頭」在平埔古語中為巫女之意,「洋」則意指有水草宜居的放牧之地。



介紹北頭洋文化園區資源

看到帳篷,就知道前一晚有跑友進駐在此露營。

飛番勇士雕像矗立文化園區門口,歡迎各地跑友勇士來此切磋跑藝。


此處一直有著飛番的傳說,傳說中有位跑得比馬還要快的平埔族人,甚至還到乾隆皇帝面前與馬賽跑贏得比賽,讓清乾隆龍心大悅,與兒子兩人得到朝覲天子三次的殊榮,就是目前飛番墓中的「程天與」,墓碑上還可見到刻著「父子面君三次」的紀載,也是目前台灣紀錄中歷史最悠久的平埔族墓,大約已超過240年。




各色蜀葵花挺立而生,將停車場與馬路區隔出來。

    園區也有座古畚亭,我也很想製作一座擺放在安佃國小校園中。

凌晨05:30後,跑友已陸陸續續來到拱門前來集合

我請跑友幫我照相

起跑後3.8K,抵達七股區大文國小

第一補給站就是設在大文國小對面,這裡提供臨時廁所的量還蠻多的!

12K興安宮前,感謝攝影師Tim Chend守候拍攝。



12.6K角帶圍興安宮補給站還提供各種口味的嘉南羊乳

21-30K 跑在將軍溪堤岸邊,此時尚有樹蔭微風徐吹,粉藍華宗橋與倒映水中的橋影還蠻漂亮的。等23K跑過華宗橋後到將軍溪左岸就開始考驗跑者的忍受力了。

25.4K折返點設在麻豆大排前的溪洲橋頂






溪州橋的橋身是鮮紅色

這一補給站提供冰鎮椰奶與冰塊

 27.8K 回到華宗橋頂,遇到退休的蔡保生校長擔任交管志工,與他打招呼後,就趕緊往前跑,很想盡早完成這一賽事,不然曝露在大太陽下的時間肯定要拉長些。

34K 過苓和國小之南18鄉道,兩側均是木棉花,但盛開時間早已逝去,只能欣賞樹形。

 37K將軍國中後,南21鄉道,感謝攝影師張廖君旭守候拍攝。



 我想今年因為蕭壠社北頭洋發展協會敦請阿勃勒路跑主辦單位早起鳥路跑協會來協助規劃執行此一賽事,故命名為阿勃勒情牽木棉花季 北頭洋馬拉松



 「立長宮」前面,有一漢人信仰奉祀觀音佛祖的「慶長宮」,因西拉雅人後代已漢化,「慶長宮」也成為西拉雅人後代信仰。

 這是北頭洋馬軌跡圖,此次賽事應該會讓人有繞來繞去的感覺,我想主辦單位應該想讓大家一次看完將軍、學甲、佳里之木棉花道路。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由於平常就經常作自我訓練,並參加每週一次團練,雖然現場報名,我依然能夠順利完成賽事,感謝老天爺,感謝我的家人,感謝所有在北頭洋馬賽道上所有為我們跑友服務的人員,有您們真好!
 完賽伴手禮與證書,在接到證書那一霎那,順眼瞄了一下,我是分組第二名,著實高興了一下下,以為終於有機會上凸台,後來仔細一看是異動組的第二名,也就是臨時報名的組別,成績是不列入獎勵項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