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20201205霞喀羅古道

 走讀楓火與綠金的故事
   拜讀徐如林教授撰寫的霞喀羅古道一書,心生嚮往有朝一日定要來全程走訪一趟,查看山友協會行程或已到過霞喀羅古道的山友分享,大都為半程折返輕鬆悠閒行的行程,不管從西端清泉石鹿起登或從東端秀巒養老進入,較少有全程健腳行程。8/9 與俊豪師參加南青登山協會辦理之特富野古道、拉拉喀斯神木群一日行程,車程南青幹部分發霞喀羅古道、鎮西堡神木二日健行行程與戒茂斯上嘉明湖三日行程,回家邀約女王走趟霞喀羅古道,她很爽快地答應,很快地,我就於8/12完成報名與匯款事宜。
    接下來就是持續練跑的日子,有時邀約女王去騎腳踏車卻被拒,幸好還有去王爺崙山、挑物古道與草嶺古道練練腿力,不過我還是有些擔心很少運動的女王是否能走完全程。
    11/28南青成立109/12/05~06霞喀羅國家步道/鎮西堡神木群Line 群組,介紹這個行程的領隊是楊清飛先生,嚮導是陳俊明先生,並告訴山友們若是有什麼想詢問的問題,都可以利用這個群組。
    

    如果依照俊明嚮導提供之步道高度變化示意圖示意圖走完步道全程約670分鐘,即11小時10分鐘,但不知南青此次古道行走時間想要控制在多久時間內? 經在群組內提問如後,得到明確回覆心就比較能夠安住,一般腳程為8.5小時,此次活動時間均有放寬,行程控制在10.5時完成即可。






12/3 16:16俊明嚮導公告行程時間規劃如下


    12/2 南青登山報名處也張貼訊息告知山友,12/5台南出發,第一站休息泰安休息站,第二站休息竹東超商,第三到登山口。1點出發到泰安約3點到竹東超商約4點30到登山口6點15分。竹東的山友鐘炳均要4點30分前等車。
   12/3 21:04 俊明響導與清飛領隊討論行程規劃微調後再公告



    
    原訂12/5凌晨一時出發,我們提早二十分鐘出門至永康萊爾富便利商店等待,卻發現司機莊正道大哥早已在那裏等待,確認只有我與小蓉兩人在此上車,便提早出發至新營交流道下之中油加油站接送其他五位山友上車,便往石鹿登山口前進,中間停留泰安休息站與竹東加油站,04:24在7-11東豐便利商店購買飯糰、茶葉蛋與多多當早餐食用,先從竹東行走縣道122南清公路至清泉,再從清泉行走清石公路到石鹿登山口,時間約為06:10左右,山友下車整裝後,06:18 從石鹿登山口正式起登,較預計啟登時間06:30早了12分鐘。

06:10 九座抵石鹿登山口前

    原本以為在登山口附近有公廁,經詢問司機領隊後得知大自然隨處可方便,一群女山友便前往山徑旁解決生理需求。

簡介五峰鄉的霞喀羅部落群



    霞喀羅國家步道地圖示意圖,此地為石鹿步道口,只是地圖北方是向下的,與傳統慣行方向認知不同。

步道平緩易行

小蓉笑容燦爛



    走了1.2K才發現田村台之前有座公廁,雖無水可沖,但為解決個人生理需求,只好隱忍憋氣使用。





田村台駐在所遺址簡介





霞喀羅國家步道每500公尺有一里程碑,此地為1.5K。 




霞喀羅國家步道2K處。

古道上看到第一棵變紅的樹

霞道楓情,原來葉子會變紅的樹不只楓、槭。


枝幹雖傾斜,仍努力地支撐下去



在崩塌地前欣賞並拍完照的山友整裝繼續前行


    曾有一個日本巡查的妻子,在橫越崩塌地時跌落溪谷而死,因此原住民警丁稱此地為歐卡桑以紀念此事。

小蓉在崩塌地前拍照

我也來一張

崩塌地應為消失的高橋駐在所遺址

步道因崩塌而採高遶




下坡路端旁有繩索供山友扶握

    結束改道高遶後,就到霞喀羅古道橫越霞喀羅大山西北鞍部,因日本人開鑿鞍部以利通行,形成一個門狀的通道,這裡是整段古道的最高點。

我也在此鞍部留下帥氣身影。

    再往前走幾分鐘,右方就是霞喀羅大山的登山口。只是當時已惘然,未辨識出登山口,後來詢問領隊飛哥才知腳程健快的山友早已開拔起登霞喀羅大山。

霞喀羅國家步道3K處。


我在霞喀羅古道上健行

台灣紅榨槭落葉滿徑

古道3.5K處這枝樹幹很強壯,雖曾經風雨吹倒但仍屈直挺拔!

喀羅國家步道3.5K處

走過乾溪上的木橋




喀羅國家步道4.5K處



喀羅國家步道5K處





    霞喀羅國家步道6K處,這位山友直嚷嚷說沒人幫他拍照,我就順勢拿起手機幫她照相。




夯土牆造屋

石砌駁坎

楢山(青山)

健行隊伍至此均會小休息一下


楢山(青山)駐在所遺址

殘存的石砌駁坎

喀羅國家步道6.5K處

前方陸續出現變黃的樹葉








喀羅國家步道7K處








山友們依序下切至河谷再爬升至原來古道路徑

喀羅國家步道7.5K處

這棵神木是目前古道上看到最高大的一棵

    霞喀羅繩索吊橋跨過亞薩克金溪的一道支溪,繩索吊橋承重力較小,每次限通行5人。

小蓉在橋頭前拍照


我也來一張

山友們依序緩慢通過繩索吊橋

右方的帆布是山友們解決生理需求的最佳遮蔽物

小蓉在霞喀羅國家步道10K處里程樁照相

朝日駐在所遺址

霞喀羅吊橋,每次通行人數限8人

我在霞喀羅吊橋前獨照







11.8K 薩克亞金駐在所(白石派出所遺址)

霞喀羅古道東西兩側登山口路徑指示牌

    白石派出所人聲鼎沸,眾山友皆在這裡午餐午休。我們在這裡休息至12:30才出發。

    因為附近曾經有台灣黑熊出沒的媒體報導,因此山屋特別準備了防熊須知與物品。



    白石派出所附近平坦地面已被兩個團體佔據,搭設帳棚方便參加兩天一夜健行的山友在此過夜。此處有簡易的化妝室男女各一間供山友使用。過夜的山友只有攜帶自幾個人用品即可,主辦單位有請專人揹水上山,並準備炊煮晚餐供山友享用。

12:30 南青山友便整裝出發繼續古道後半段之行程

喀羅國家步道13K處

經過稀疏的竹林

    13.3K白石吊橋,建於大正十年,跨越薩克亞金溪主流,橋長145公尺、寬90公分,吊橋附近為恢谷地形,兩岸山壁春天櫻花錯落、秋天紅葉績紛,吸引許多遊客専程前來賞景。

    薩克亞金溪發源於大霸尖山北稜西側,是淡水河主流大漢溪上游的兩大支流之一,與另一條北稜東們的支流塔克金溪,在秀巒匯流。薩克亞金是泰雅語(磨刀用的)白石之意,其主要成分是的二氣化矽,和水晶的成分是一樣的。



    請山友幫我們兩個合影,走在白石吊橋上,人多橋晃,遇到對向有山友走來更易晃動,連我都嚇到暫時停止前進,後方山友間的對談似在間接鼓勵我勇敢前進不用擔心,即使跌倒也不致掉落溪谷。

    過了白石吊橋後,因地質關係,步道坍崩嚴重,必須先下切再上來,所幸已有木階便道。對於由秀巒養老登山口前來的人來說,這也是造訪美麗的白石吊橋絕景的最后一關考驗。在這裡我們將登山杖收起來,手腳並用的一步一步往上攀爬。


過了這段上坡,就是平緩的山徑。





14.5K 武神駐在所遺址

    武神駐在所基地153坪,標高1,430公尺,建於大正11年4月,是日式土木造平房,於昭和2年撤廢。

    武神駐在所位在布奴加里山西北稜,隔薩克亞金溪與對岸的見返駐在所相望。駐在所坐落道路上方5公尺處,有上下兩層,以長67公尺宽1.2公尺坡道相通。基地及坡道均有完整的邊坡石砌下駁坎。(徐如林,民108)

    目前武神駐在所基地的駁坎、坡道仍完好,但已無任何地上建物遺跡,眼拙的我卻看不出所以然。

    過了武神駐在所,步道微微上坡,兩旁逐漸出現美麗的楓香樹。可以預期馬鞍駐在所快到了!


喀羅國家步道15.5K處

遠遠地就看到這株清新脫俗的樹

    把握最接近這棵樹的時候拍下這張照片,張牙舞爪的枝幹與紅綠漸層的樹葉,很難讓人不去正視他。但此時小蓉的腳底已經開始有不適感,他連看一下正眼都不看,就直直往前緩走去了!

回頭望去是剛才經過的白石吊橋!

對面的山頭已有樹木已經開變色了!

    雖然溪床上尚有歇積水,但沒有流動,可見此地也有一段時間沒有下雨了!


台灣紅槭樹

此時南青幹部黃瑞欽跟隨在我們後面照應

楓香林枝頭楓黃片片

心想如果能在紅一些會更讚!

青翠夾雜楓黃的樹林間百看不厭

    我不時地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去感受霞喀羅步道之美,也需時時體察小蓉行走的狀況。

原來叫聲很好聽之繡眼畫眉也是泰雅族占卜鳥之一。

    林相豐富景色優美的山徑讓我直想把他們一一捕捉在永恆的回憶中。

    雖然此次的行程時間已經由8個多小時放寬為10.5小時,不過山友快速消失的身影,卻也是心中揮之不去的壓力。小蓉緩步前行的身軀,被熱心的山友前輩看出不適,使出他多年鑽研的按推,幫小蓉暫時小解不適感,但走了 一陣子,疼痛又來找他
,後來我也幫他塗抹擦勞滅想減輕他肌肉的痠痛。

    17K馬鞍駐在所遺址,此地離養老步道口剩下5K,但需費時2小時,我希望腳底疼痛的小蓉能夠繼續堅持下去,否則將拖累最後一車的山友們。




喀羅國家步道18K處

高聳入天之桂竹林美不勝收

請瑞欽幫我們合照

這片桂竹林與京都嵐山有幾分神似


從18.5K粟園駐在所遺址後至22K養老登山口多為竹林分布地

粟園

木炭窯

    日治時代警丁的工作項目之一,便是燒製木炭供警官烤火取暖之用,霞喀羅古道上有多處木炭窯遺址,這是比較完整的一個。



    霞喀羅國家步道21K處,離步道終點雖然還有一公里,但小蓉的臉色卻愈來愈難看,我也不敢吭聲,只能默默地跟隨在後面。

    小蓉在此休息一會兒,領隊飛哥在此趕上我們,瑞欽便繼續往前去陪伴其他山友,他詢問小蓉的狀況後,請小蓉脫下鞋子,在兩腿小腿肚噴肌肉鬆弛劑,並請我們吃茶梅,有一山友見此有一樹紅了葉子,便登上坡地去拍照。

盛開的芒花再度吸引我駐足流連拍照

芒花群後之山陵更顯秀麗

藍天白雲已現蹤,似乎在告訴我們離登山口已不遠了!

萬綠欉中一點紅


近看這棵槭樹還真火燿顯眼!

小蓉耐住腳痛緩步下山

喀羅國家步道養老步道口終於到了

太陽正準備躲在山後休息去了!


    此處已達霞喀羅國家步道22K處,但離接駁車停車處尚有一小段距離。此時小蓉問我說出口有沒有廁所,我記得我在霞喀羅古道有看到原住民在此設置兩個流動廁所方便大家使用,敬請山友們能夠愛護使用。

    好不容易捱到臨時化妝室,我們當然是要好好解放一下。走至接駁車處,其他三台車早出登山口的山友已先行出發往今晚住宿地點森籟園民宿,但小胖司領、聰民哥、瑞欽和其他兩位山友留在停車處等我們與飛哥一起上車,經過新光國小附近的日日春商店還讓大家下車購買啤酒與零食,到達民宿已經天暗了,放置行李便到餐廳用餐,小蓉身體不適,我幫他打了一盤飯菜以供食用。好不容易完成第一天的行程,就幫忙小蓉按摩腳部,貼足底貼,期待狀況好轉,能繼續第二天鎮西堡神木之旅的行程。


    
參考資料:
一、徐如林(民108):霞喀羅古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二、


附錄一:
    霞喀羅古道所穿過的基納吉部落群與霞喀羅部落群,正是當年最早的移民:泰雅英雄武塔卡拉霍的直系子孫們所建立的。

嚴格來說,霞喀羅國家步道,是由「霞喀羅警備道路」與「薩克亞金警備道路」兩條日本時代的「理蕃道路」所構成。也就是說,這一條歷史步道,原是貫穿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基納吉群」,與五峰鄉泰雅族「霞喀羅群」兩大族群領域的警備道路。

    基納吉群與霞喀羅群,原本就有深厚的血緣與姻親關係,在對抗其他族群方面,也是戰略上的攻守同盟。因此,雖然兩族群領域之間,有高達2,000公尺以上的霞喀羅大山稜脊分隔,部落間仍有山徑作為訪親、行獵、攻守支援之用。

    根據人類學家的研究,泰雅族是臺灣現有的原住民各族之中,最早來臺定居的先住民族,也是最晚與外界接觸的原始民族。

    臺灣島的開發是由南部開始的,由於泰雅族居住地位於北部深山,在清末以前,與外界幾乎完全隔絕。直到漢人為了伐樟焗腦,進入他們的地域,造成沖突與互相馘首的事件。

泰雅族出草時凶悍的作風,震懾了清朝官方與漢人移民,因為泰雅勇士臉上特有的紋飾,當時的漢人稱之為、「黥面番」、「有黥番」、「王字番」,認為他們是臺灣「生番」中最令人怖懼的種族。

    而在這些「黥面番」之中,「石加祿番」(霞喀羅群)與「金孩兒番」(基納吉群),更被視為最凶悍的族群。

漢人腦丁畏懼「黥面番」甚於惡鬼,但為了樟腦優厚的利益,不得不深入他們的地盤,而官方也不得不發動「大斜崁之役」,企圖驅趕這些獰猛的「生番」。

    在長達8年的拉鋸戰中,清軍其實只能控制水流東羅社眾,則因缺乏糧食而變得十分衰弱。

    日警趁著鎭壓霞喀羅群有成效時,出動一支213人的「警察搜索隊」,並動員隘勇線内的親日泰雅族群,開關了「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短短不到50公里,設置了25個駐在所,其中3個更設有砲臺,可見得戒備之森嚴。

   「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的寬度是1.2公尺以上,沿等高線緩緩升降,為便於運補與砲車行進,完全沒有階梯,最高傾斜度是22.2度,全線共有8座鐵線橋(吊橋)。

    主線完工後,日警從大正11年9月起,再繼續開鑿,從警備道路中途點一一田村台駐在所,向南延伸到根本、檜山、高嶺、茂義利(觀霧)、二本松、上島溫泉的警備道,形成一個步道系統,也就是「鹿場連嶺道路」,於大正15年2月完工。

    到了昭和初年,日本警方已經能完全控制這個地區,這一條景緻優美的山徑,一時變成熱門的健行道路,靠著這些完善的步道,以及霞喀羅群的31個社眾的協助,昭和2年(1927)8月4日,臺灣山岳會7個會員終於成功登上了大霸尖山。

    為了這個特別的時刻,當時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特別派夏喀羅群更因為對抗高壓統治,在軍警結合「敵蕃」的強力,在北坑溪與馬達拉溪寒冷狹小的避居地,輾轉流離了飢餓到煮羊皮雨衣充飢,寧死不屈服的英烈故事。

    臺灣的登山史上,霞喀羅古道是「世紀奇峰」一一大是早的攀登路徑;「聖稜線」的連峰縱走,也是倚靠霞喀羅群原仕民擔任捎工及嚮導,才得以順利完成。凡此種種,讓健行者了解步道背后的歷史故事,不僅增加健行的深度與樂趣,對於史蹟地的保護也有正面的意義。

    霞喀羅國家步道也是一條史蹟巡禮之路。沿線的警官駐在所遺址,密度是臺灣全島最高的。駐在所的建築方式:以厚達50公分的夯土為牆,外覆雨淋板、内抹石灰,是「鹿場連嶺警備道路系統」獨特的建築。目前雖然大部分都成為廢墟,但是在井上、瀬戶、小林、田村台、楢山(青山)、朝日、石楠、薩克巨金(白石)、馬鞍、粟園等駐在所遺址,還是可以看出昔所的規模。

全長為49.2公里的霞喀羅古道,在南北二端都拓寬思直的現況下,目前步道長度僅騰下22公里。這樣的路程,言健腳的登山隊伍,舉辦一日健行活動;同時,因為步道可以作為登山口,一般民眾也可任選半程的路段,來趟輕松的健行賞景之旅。

    近年來,結件到霞喀羅古道,春天賞櫻花、夏天森林浴、秋冬看紅葉,早已是登山健行團體的季節盛事,霞喀羅古道身為第一條國家步道,不愧是一條四季皆宜,適合男女老少的國民步道,更別說二個登山口的秀巒與清泉,都有溫泉,可以讓人滌盡塵埃,放鬆身心呢。

    2003年,霞喀羅國家步道首度整修完成時,曾經轟動一時,健行隊伍多到可用摩肩擦踵來形容。可惜2004年夏天,先後有敏督利颱風與艾莉颱風肆虐,連日豪雨造成嚴重的坍方,為了遊客安全,

步道一直封閉著,也讓想來探訪史蹟與美景的民眾望穿秋水。

期待多年的霞喀羅國家步道,今年終於整修完成了!為了配合步道的重新開放,描述霞喀羅古道歷史的《霞喀羅古道:楓火與綠金的故事》也同時出版。希望大家在走進霞喀羅古道之前,能夠

先看看書,了解霞喀羅的故事。如此具有歷史深度的旅程,會讓你的每一個步伐,每一次凝視,都有加倍的感動。

    最好的懷念與感謝,就是讓我們一起回到三百多年前,一起走進山區,去探訪泰雅族故鄉,分享他們千里迢遙拓展生活空間的豪情和艱辛的過程,感受他們面對外來統治者的抵抗和悲情。在這個被視爲溪頭杉林與奧萬大楓紅綜合體的霞喀羅古道上,輕鬆的健行,盡情的品嘗自然與歷史的芬芳吧。


附錄二:

   霞喀羅古道全線22公里,雖說步道中多數路段為平緩路線

但是長距離與部分路段需拉繩攀登,整體來說非常消耗時間也頗消磨體力。
    多數人會選擇從A點進B點出,來避免來回折返需44公里這樣超驚人的距離。
    霞喀羅古道的兩個步道口為:養老端、清泉石鹿端,來玩兩天一夜的朋友可以再順道造訪更多五峰鄉和尖石鄉的景點喔~

適合族群:全段-有中級山岳、百岳登山經驗者

適合族群:養老段-健行路線適合大眾參加

新竹霞喀羅古道步道介紹

新竹霞喀羅古道生態

霞喀羅古道是一條充滿歷史文化印記,與林相生態風采的一條國家級步道。

霞喀羅步道跨越新竹的五峰鄉與尖石鄉,海拔高度剛好穿越動植物生態最豐富的中海拔地帶。

沿途柳杉、楓香、杉木、殼斗科植物皆有
在霞喀羅古道能春天賞櫻、夏沐山林、秋觀楓紅、冬泡暖湯,一年四季皆能有不同的體驗。


新竹霞喀羅古道歷史

這條互通有無的原住民獵徑,在日治時期成為「理蕃道路」。

這條常常傳出英勇抗日事蹟的霞喀羅古道,在日治時期有全台最密集的日據警備道駐在所。當時霞喀羅一代的原住民又被日人稱為「兇蕃」,可見日本人對這一代原住民懼怕的程度相當的高。

 一路從泰雅族人通婚、打獵、遷徙的聯絡道,日治時期的警備道到被開發為林務局的第一條國家級步道。

這條道路都在用它的歷史遺址與意義穿越時空的與我們對話。

為什麼要叫”霞喀羅”古道 

霞喀羅古道命名#1

霞喀羅之意

 泰雅族為全台原住民分布最廣的一族,從南投、苗栗、新竹皆有泰雅族部落。

250年前有一隻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這個山間谷地,霞喀羅(Syakaro),在泰雅族語裡是「烏心石」的意思。因為附近的頭前溪上游盛產「烏心石」這個堅硬、木質深黑的大樹,故以大樹之名來命名部落。

 

霞喀羅古道命名#2

養老之意

養老段步道的命名由來,與年老想好好休養意思並不一樣。

養老(Yoro)在泰雅族語裡是”穀倉下的防鼠板”之意。
烏心石堅硬的材質被族人劈下來作為墊高穀倉基柱的材料
這個小突起讓老鼠難以行走,這個小機關也讓霞喀羅一代的傳統穀倉樣貌非常富有特色。

新竹霞喀羅古道亮點推薦

新竹霞喀羅古道亮點#1

霞喀羅古道楓紅

    霞喀羅古道又被稱作霞喀羅國家步道,這個全台第一條國家級的山野路徑在每年秋季時吸引了許多登山客前往。

    入秋後楓葉由橙色漸變成豔紅,路面上枯褐的落葉,給人秋意濃濃、”楓”情萬種的絕美視覺饗宴。
    看到這裡的你想到”秋天”會連結到哪些顏色?如果每天的生活沒有變化那一年四季就是穿薄與穿暖的差別。但如果我們在這些平凡的日常用旅行點綴,那就能讓生活有夏天的大地綠、春天的櫻花粉、冬天的山頭白、秋天的琥珀橙。這個秋天就讓自己在霞喀羅古道上好好感受”涼””橙”美景。

新竹霞喀羅古道亮點#2

日據時期駐在所

在霞喀羅古道上共計有18個駐在所,有的已經不見痕跡、有的倒塌、有的荒廢,站在這些廢墟前,似乎能想像日治時期給原住民畫的隘線、治理原住民的大砲彈藥穿越竹林的畫面。
碉堡、土牆、紀念碑,都安靜地訴說這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殖民史。

新竹霞喀羅古道亮點#3

白石吊橋

搖搖晃晃的狹窄木橋—白石吊橋,距離養老段登山口距離為8.2km,沿途會先經過竹林區接著到馬鞍這一段一路從綠、黃、橙、紅的各色楓葉,在秋冬不同的氣溫下將它們催紅。

過了這段超美的楓葉路在往前行便能看到白石吊橋,但前白石吊橋的這哩路並不好走,會經過需攀爬木梯、繞行大石的路段。

白石吊橋橫跨薩克亞金溪,這個吊橋的命名可與薩克亞金(Sakayachin)一詞在族語的意思連結。

薩克亞金意為「可磨利刀鋒的亮白石頭」。願大家在享受自然美景時,也能與嚮導一起看這片土地的故事,一起閱讀山林。

附錄三


●霞喀羅命名意義
Syakaro為泰雅族語的烏心石,因山區盛產此樹而得名
●位置、長度
橫跨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全長22.2公里,最高海拔1900公尺。
●用途
早期是泰雅族「基納吉群」與「霞喀羅群」聯外交通要道,日治時期修築為警備道路
●歷史意義
日治時代,日本軍警與此區泰雅族爭戰不斷。這一條歷史古道,有著可歌可泣的原住民抗日史、族群對立到融合的故事,沿線十幾個駐在所遺址,可以找到日治時期的土牆、碉堡、砲台、紀念碑遺址,或是遺留下來的酒瓶、玻璃瓶等。
●自然景觀
從闊葉林到針闊葉混淆林都有,沿途有吊橋、山澗、竹林,也有多處極佳的賞楓點,入秋時可見滿山火紅的楓樹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